新闻动态

你的位置:富联娱乐 > 新闻动态 > 毒诸葛杨永泰三次献计蒋介石,一次比一次腹黑,红军长征拜他所赐_孙中山_广东省_黄郛


毒诸葛杨永泰三次献计蒋介石,一次比一次腹黑,红军长征拜他所赐_孙中山_广东省_黄郛

发布日期:2025-06-26 09:13    点击次数:205

1926年,杨永泰年届46岁。

他前半生风光无限,曾创办过杂志,历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和广东省省长,还曾是当时风靡一时的政学系领袖之一。正值人到中年,眼看就要步入知天命的阶段,杨永泰却遭遇了人生大挫折:他从高位跌落,一时间财权尽失,生活陷入困顿,只得依靠好友的帮助,暂时借宿在朋友家中。这个年纪遭遇如此境地,许多人或许难以重振旗鼓,但杨永泰却凭借坚定的决心和过人的智慧,成功东山再起。

不仅如此,他在接下来的岁月中,多次向蒋介石献策,被誉为“旷世奇才”。正是他的“削藩策略”,使蒋介石顺利登上权力巅峰;他的“安内大计”逼迫红军开启了举世闻名的二万五千里长征;他的“渗透妙法”一步步瓦解了“四川王”刘湘的势力。这样一位被称为“蒋介石身边的诸葛亮”的传奇人物,最终却在扬子江畔遭遇暗杀。蒋介石得知噩耗后的反应,耐人寻味,令人深思。

展开剩余88%

1926年,北伐战争正式打响,整个政治局势骤然变化,各方势力纷纷活跃起来。此时落魄的杨永泰看到了翻身的良机。得知蒋介石被迫下野的消息后,他迅速联系了桂系的两位代表人物李宗仁和白崇禧,倾情写下了一份长达上万字的谏言书,详述自己对当前局势的独到见解。

无论哪个时代,清晰而深刻的见解总是一种难得的力量。李宗仁和白崇禧读罢杨永泰的“万字书信”,纷纷称赞其才华横溢,洞察政治局势之精准令人叹服。杨永泰自己也充满自信,坚信李、白两人会因其建言而感动,或许会给予他重要的重用机会。

然而,杨永泰耐心等待许久,始终未收到二人的任何邀请。这究竟为何?原来,尽管李宗仁和白崇禧认可杨永泰的聪明才智,但对他的为人品格极为轻蔑,因此不愿与他合作。正如《红楼梦》中王熙凤的判词所言:“机关算尽太聪明,反误了卿卿性命”,这句话用来形容杨永泰的命运,尤为贴切。

杨永泰1880年生于广东茂名,家境殷实,少年时期聪明过人,凭借优越的条件,17岁便考取了当地秀才。后来他进入广州高等学堂,接触西方现代教育,拓展了视野。22岁时,他又考取北京政法学校,主修法律,兼具文理双长,思想深邃。

毕业后,杨永泰成为《广东报》的记者兼编辑。随着孙中山领导的反清革命掀起,地方纷纷响应,开展立宪运动。杨永泰坚决支持君主立宪思想,频频在报纸发表文章,言辞犀利、见解独到,立场鲜明,吸引了当地政府的注意。

1908年,杨永泰以卓越才干当选广东省谘议局议员,正式踏入政坛。1914年,袁世凯废除国会,已是中华民国临时国会议员的杨永泰被迫离开南京。面对混乱的政治环境,他认为孙中山的政治主张更合时宜,便主动加入了孙中山新成立的中华革命党。

孙中山十分器重杨永泰,护法军政府成立后,拟让其担任财政厅厅长。然而,就在杨永泰准备就职之际,政学会的李根源和张耀曾等人却劝他:“现时形势不利,孙中山不过空有理论,没有实权,跟随他难有前途。”这番“劝说”使杨永泰开始动摇。

随着政学会大批成员转向西南军阀阵营,精明的杨永泰果断见风使舵,转而加入政学会,参与改组军政府,借此排挤孙中山。随后,他获得了西南军阀、广东督军莫荣新的重用,出任广东省财政厅厅长。

杨永泰的背叛行为令孙中山及其同僚极为不齿,也揭示了他“精致利己主义”的本质:只要能从中获益,无论是利益还是政治,他都毫无顾忌。掌权后,杨永泰利用财政厅厅长职权,大肆敛财,并凭借积累的财富成功竞选为广东省省长。

据知情者透露,为确保广东省省长职位,杨永泰不惜贿赂每位省议员,每人收受的贿款不少于五六万银元。1920年,杨永泰正式走马上任。正当他准备大展宏图时,孙中山在广州就任中华民国大总统,有人揭露了杨永泰明面支持孙中山,暗地里却与政学会勾结投靠西南军阀的真相。

无奈之下,杨永泰携带敛得的财富北上,投靠北洋军阀政府。习惯了被人追捧的杨永泰不甘落后,为了赢得国会参议院议长一职,决心不惜一切代价。为此,他将广东所得的全部财富投入竞选,甚至向前上司岑春煊借款三万大洋。

眼看胜券在握,却因参议院议员决定取消议长职位,改由各党派行政委员代理,杨永泰最终落得财权两失,生活陷入窘境,只得寄居于朋友家中。投靠孙中山又暗中勾结军阀,后转向北洋军阀示好,如此摇摆不定的立场,自然难以获得真正的信任。这正是李宗仁和白崇禧拒绝他的根本原因。

不过,这并未阻挡杨永泰向上的步伐。不久,他获得了蒋介石的重用,成为其身边著名的谋士。杨永泰能够被蒋介石重用,得益于两位关键人物的引荐。

其一是黄郛。杨永泰被李、白拒绝后,不知通过何种手段,搭上了黄郛这条关系。1928年,蒋介石准备发起第二次北伐,黄郛得知其身边缺少贤才,便极力推荐杨永泰。黄郛是蒋介石的红人,三人曾结拜为异性兄弟,感情深厚。黄郛曾言:“天下有奇才,杨畅卿满腹经纶,有时连我也不及。”

有了黄郛的推荐,蒋介石对杨永泰起了兴趣。但看过杨永泰过往经历后,蒋介石觉得他过于投机,缺乏大局观,不适合承担国家大任。推荐一时未果,杨永泰随后又找到熊式辉,后者是护国战争时期的旧识,十分欣赏杨永泰的才华。熊式辉直言向蒋介石推荐杨永泰,称他有削藩良策。

杨永泰见蒋介石,当即提出一套详细的削藩方案。他分析,要实现统一大业,首先要解决五位地方实力派:李宗仁、张学良、冯玉祥、李济深和阎锡山。每个人势力不同,需采取差异化策略:李宗仁以武力应对,张学良用外交,冯玉祥侧重经济,阎锡山则采取政治手段。

这番深谋远虑让蒋介石刮目相看,当即任命杨永泰为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参议,随时辅佐左右。1928年7月6日,在杨永泰的巧妙策划下,蒋介石展开了削藩第一步。为了迫使冯玉祥和李宗仁等人承认蒋介石为正统领导,杨永泰设计蒋介石在孙中山祭灵大典上扶灵痛哭。

冯玉祥与阎锡山被这场“真情表演”感动,流下感激的泪水。借此信任,杨永泰又建议将这几人调入中央,名为晋升,实为分散其兵力。最终以“军政调整”为由,进行军队整编,削藩目标在三年内悄无声息地完成。虽然李宗仁和冯玉祥意识到危险,极力反对整编,却已无力回天。

第一次献计大获全胜,48岁的杨永泰再度成为政坛龙头。1932年,蒋介石准备对鄂豫皖苏区发起第四次围剿,杨永泰再次贡献妙计。这次策略震撼强大,直接迫使红军开启长征。

杨永泰提出“攘外必先安内”的主张,重点是“三分军事,七分政治”。他分析前三次围剿失败的根本原因,是蒋介石对红军的错误认知。蒋介石把红军视为普通军阀军队,未曾意识到红军兵民一心,不畏牺牲,是一支深具凝聚力的党军。

因此,杨永泰提出政治工作占七成,军事打击占三成的策略。政治上瓦解共产党与民众的关系,对贫困群众提供关怀救济;军事上则集中剿灭共军,防止后患。蒋介石听罢欢欣鼓舞,仿佛胜利在望。

4月,蒋介石亲赴汉口指挥剿共,破格提拔杨永泰为剿共司令部秘书长。双方配合默契,红军被迫撤离鄂豫皖苏区,向西转移。随后,蒋介石发起第五次围剿,杨永泰的策略得到充分体现,红军不得不撤出苏区,开始了艰苦卓绝的长征。

此举让杨永泰声名大噪,蒋介石对其更是言听计从,赐予“毒诸葛”的称号。1934年,杨永泰第三次献策,协助蒋介石收服“四川王”刘湘。

入川后,杨永泰献计说:公开给予刘湘军械资金,协助他组建四川省政府;暗中则将18个行政专署督查专员全部由亲蒋人士担任。又建议仿照庐山军官训练团,在四川设军官训练团,实现川军国家化,政治集中化。

川军逐渐被架空,刘湘意识到被挤压时已太晚。抗战爆发,刘湘被派东下作战,暗中与韩复榘谋划推翻蒋介石,遭蒋及时识破。蒋介石怒斥刘湘,刘湘气愤过度,喷血倒地,终身亡。

尽管献策成功,蒋介石对杨永泰的奖赏却颇为微妙。他并未将杨永泰留在身边,反而派他去湖北,明显带有贬职意味,显示出

发布于:天津市

上一篇:遇到讨厌的儿媳、女婿,不要急着翻脸,学会“冷处理”就行了
下一篇:在单位, 为工作生气的人真的很傻, 聪明的人这么做

Powered by 富联娱乐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